4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背后: “沉浸式體驗”進入校園每個角落
金山網(wǎng)訊 “蘇超”的火爆,讓更多人關注足球,而在丹陽,小球員們不僅通過科學訓練提升技能,更在文化學習中汲取力量,實現(xiàn)了體育與教育的完美融合。目前,丹陽共有43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,8所幼兒園獲評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,4所學校獲評江蘇省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。
每逢天晴的清晨6時50分,丹陽市實驗小學的綠茵場上已傳來練球聲,該校三四年級的小隊員們迎著晨光熱身。“現(xiàn)在‘蘇超’熱度很高,很多人感受到了這種氛圍。”丹陽市實驗小學足球校隊負責人張文俊坦言,足球的魅力在于“沉浸式體驗”,而這種理念正滲透進校園的每個角落。據(jù)介紹,該校每年舉辦“校長杯”足球賽,今年已是第七屆。賽場上,小球員奮力拼搶;教室里,全校學生通過直播觀賽,為同學加油助威。
據(jù)悉,丹陽市實驗小學足球校隊采用“低中高”三梯隊培養(yǎng)模式,每年至少選拔12名學生。“足球是興趣培養(yǎng),更是意志錘煉。”丹陽市實驗小學副校長陳輝英說,小球員們需克服困倦與疲憊,在奔跑中學會堅持。通過這種堅持,丹陽市實驗小學結出了碩果:2021年以來,校隊在鎮(zhèn)江市、丹陽市“市長杯”比賽中連奪8冠,2022年“省長杯”比賽闖入江蘇省8強,近三年連續(xù)代表鎮(zhèn)江市出征省賽,兩度躋身16強、一次沖進8強。而這些“足球小將”的文化成績同樣亮眼,足球培養(yǎng)的專注力、團隊協(xié)作能力,會反哺到學習中。
隨著“雙減”政策落地與“體教融合”深化,丹陽各中小學開設了足球特色課程,組織足球社團,讓更多孩子動起來、跑起來,家長觀念也從“踢球耽誤學習”到“踢球助力成長”。(通訊員 唐菀瀅 李一 記者 佘記其)
責任編輯:李貝